2010年8月28日

Lexus Bike?

最近風頭過了,沒有廣告的嫌疑,於是乎也該把一個我覺得有趣的梗放上來~~
這是從Lexus台灣官網抓下來的圖,特別護貝一下,免得日後活動沒了就撤下來了。(事實上自2010年7月31日活動結束以後就真的查不到了~~)

3ee4ef11-55e4-45aa-9095-57ae71eb698a

嗯~~相當不賴,這部腳踏車可是要價10萬8千元的高檔貨色呀~~
但是這是?

2010年7月1日

「Force to be free」 - 也談Renault Latitude

「Force to be free」是法國近代政治社會學三巨頭之一的盧梭(Jean-Jacques Rousseau, 1712.6.28—1778.7.2)著名的主張,所提倡的自由主義深深地影響了法國大革命前後的政治與社會思潮,堪稱是法國近代追求奔放、自由的泉源,也讓當代的人們知道free需要以force去追求。
曾經,創造了無數經典概念車型的Renault曾是我心中創新的代表之一,其大膽創新的程度大概僅次於同為法系車的Citroen。近幾年來Renault在Carlos Ghosn的帶領下,比當年領導Cherysler反敗為勝的李‧艾科卡(Lido Anthony Lee Iacocca)還神奇,不止反敗為勝,還出奇致勝地吃掉半個地球外的Nissan,堪稱公元2000年以來的大驚奇。

2010年6月13日

順風車不太好搭 - 從世界杯看Nissan Tiida與Ford Ranger

最近世界杯足球賽開踢,電視台為了炒熱收視率強打世足賽的各項資訊,要不就是非洲第一勝;要不就是啥黃金右腳的,說實在話,台灣的足球實力大家心知肚明 - 全球排名160名以後,足球踢踢比批踢踢的人還少。

一個議題要發酵得有一個基本的關注量,這就是搭順風車,好比說蘇貞昌今天要參選了,下一則新聞就順帶搭配蘇大帥的競選專車有多麼親民~~(純粹舉例~~這招以前是馬英九用的,連帶也讓只有水貨的Toyota Sienna熱賣到現在~~)

現下可好,四年一度的世界杯又來了,亂入的媒體圈一定不會放過這個議題,雖然說Tiida跟足球實在是搭不上邊,又想用些元素搭起來,所以就 法國(Renault 血統)+魔術大空間(原本的強打)+世足(新議題)=


平凡至極的廣告。
除了法國國旗的三原色以外還有別的元素嗎? 四個瘦子能表現魔術大空間嗎? 擺個慶祝表情就算對世足有個交待了嗎? 我不知道~~
Nissan雖然作得不用心,但起碼不會惹人嫌,惹人嫌的是這個 :


為了怕被河蟹掉,趕快護貝一下 :

2010-06-14_100154

01上的討論串在這 : (沒像上面這麼直接)http://www.mobile01.com/topicdetail.php?f=260&t=1597186&p=1
也護貝一下 : 

2010-06-14_100154

很明顯Ford想藉由社群行銷操作Ranger這部車,想藉由「強」、「Tough」塑造這種Pickup很man的形象(用車踢球很tough嗎?),但是手法卻是粗糙得可笑,用標題殺人法反而殺了自己。

PS: 個人雖然對於Ford的這種行銷不敢茍同,但回想起10年前在Ford的日子(這麼久了啊?),當時廠內引進Ranger送測,結果排測沒過無法上市,這部Ranger就成了設計中心的大玩具,開起來真是有力,懸吊也真是超Tough,每天中午開這高人一等的玩具去餐廳吃飯可真是一個man呀~~
autoneuvo20x20

2010年6月8日

從BMW新大五系列(F10)看雙B的創新輪轉關係

image
雖然F10最近才引進國內,但這篇文章早就寫好了,工作一忙就忘了po了,原本是跟朋友書信往來的內容,略作整理刊出~~



特立獨行該是BMW的菜嗎?
果不其然,BMW的新大五系列(F10)依然是重量級的話題,spec又是越來越威,自不待言,但對於外型上似乎是批評多於好感,其實看看歷來的雙B,此番的改款本來就毋需太過期待,意料中事罷了~~


image
看看F10,外型回歸E39,很多人都有這樣的FU,回頭看看5系列六代同堂的照片,是E60太特異獨行,不是F10太保守,過去10年Bimmer被Chris Bangle養大了胃口,以為BMW就該這樣驚世駭俗,但是人亡(?)政息,人家老大求去後把一些案子慢慢結掉,新的造型當然沒有太多爭議性,這點從新大7就能看出端倪 :


image
對比一下Chris Bangle的驚世駭俗的得意之作 :
(我倒很欣賞它的原創性,現在修飾得很大氣、漂亮都是建基於此,其功仍自不待言。)


image
雙B的創新輪轉
一代一代看來,雙B從80 年代起設計就有創新-保守-創新的輪轉現象 :


80年代初期
BMW E21(3 series)首先跨入Compact Sedan這領域,給Benz很大的壓力,從而在80年代中期推出190E~~


image image
80年代後期
當時的Benz比較強調創新,190E Evo III有巨大的尾翼、幾乎貼地的大包,市售版還有2.3、2.5、2.6的怪獸級配置;同期的BMW E30多在318、320、325打轉,著重在injection的投入,為了DTM大賽,M3跟Evo III的對決是我熱血的啟蒙~~非常精彩~~


image image
90年代初期
但是Benz一直在方燈走不出來,畢竟主管房車的包袱讓它擺脫不了,1990年的BMW E36把四圓燈包在方燈殼中給Benz很大的刺激,這說明了BMW能拋棄掉建廠以來的四圓燈傳統,市場也說明了BMW在E36的創新獲得了認同,相形之下Benz車系的老化(看看W124)可見一斑~~(但是BMW E34也老了~~看看E39能怎樣?)

E36創新的大腸包小腸方燈包圓燈 :

image
同期的Benz W124實在老態龍鍾 :



image


也在同期的BMW E34也好不到那去 :



image
90年代後期
Benz在1995年推出了W210就拋出了震撼彈,十足復古的四圓燈加上0.27的超低風阻影響了整個車壇(當時還拿測試用的”水洞”大打廣告),Benz終究在創新上扳回一城,反觀同時期的BMW E39在外型上就沒有太多創新的建樹~~(有此一說的是E39畢竟是日本設計師Joji Nagashima設計的,這種文化背景讓他的設計保守得多~~但也是有人覺得E39是one of the most beautiful BMW’s ever created, 但我覺得美則美矣,但這跟創新無關~)

BENZ W210四圓燈的震撼堪稱是帶領車壇走出黑暗90年代的文藝復興 :

image
同期的BMW E39就像是美化過的E34而已 :



image
2000年初期 2002年Benz推出W211,沒啥特出之處~~BMW 2003推出E60,多角度曲面獲得很大的討論,創新性又是BMW拿回來~~

當年BMW E60推出後只能用驚世駭俗形容,扭轉了整個BMW的形象 :

image
同期的W211平凡地就像是個設變過的W210而已 :


image
2000年後期
Benz新的S class(W221)以來,整體性又出來了,新的E class(W212)弄得像變形金剛一樣,剛開始我不太能接受,後來是越看越有味~~BMW的F10走回保守就又落後了~~

走入保守階段的BMW F10 :


image
變形金剛不是?


image
其實,總而言之,因為雙B研發新的底盤約需8年,市場又等不及你8年才出一款新車,所以90 年代後就學日本車4年改一次~~反正換殼嘛~~能刺激銷售量才是硬道理,(廣告還是會說有幾百項的創新,最好是能一一數出來啦~~)
所以都是大改款很創新,小改款就保守,把一些爭議性高的地方修掉~~所以我看W210-->W211是如此,E34-->E39是如此;E60-->F10也是如此。(所以,BENZ表演過了,再來得看BMW囉 ?)

(本文用圖摘自NetCarShow.com)
autoneuvo20x20

2010年5月11日

立體感的實現性 - Ford Focus與Benz F800的異同

最近接二連三的車展揭露了一堆頭的新車,幾乎快記不清誰家的新車又有啥新改變了,排山倒海的改款也讓人覺得黏膩,但車市的感覺已經了無新意到看不出10年前跟10年後的差別了 - 不就是換換殼,內部腹內可能又擺上了個更強一點的引擎…(那也未必,Mazda 6 2.5的馬力/扭力卻是一整個糟~~)。

其實走過80年代直線條陽剛、90年代的仿生/圓潤,2000年混合而成的銳利切線,車壇的梗是越用越老,相對的可看性沒辦法像過往看整體的創新,而只能在邊邊角角的斧鑿刻痕上賣弄,面對整個大趨勢的風潮,所有的造型走向一致化似乎仍然沒有回頭的跡象,就像自從Opel揭櫫了流線造型以來,所有的車廠都認定了風阻係數是影響車型設計的偉大因子。(有那家車廠不在乎它的車不流線的嗎?)

講到趨勢,先看看下面2台車 : 它們在車壇上的代表性是天差地別,一是市場佔有率高,但造型沒辦法引領潮流的Ford Focus;一是沒有市場(概念車),但設計能引領未來潮流的、大名鼎鼎的Benz :
1. Ford Focus
focus

2. Mercedes-Benz F800 Style Concept

benz

該不知是獨創品味的墮落還是英雄所見略同,不論在高級與平價領域的不同級距作品氛圍居然非常類似,倒不是說它們長相非常山寨,而是車側線條皆強調了前後輪拱的存在感,另外對於車頭又回到了80年代揚眉吐氣的大立面,強調了水箱護罩、下導流的立體感,2車不同的差別只在Focus顧及到開模的難度,採用了比較生硬的線條鋪陳,Benz的概念車就能隨興一點了。

大立面的難題在於車頭線條會被往上拉,整部車會頭大尾小,早期的GT跑車有幾近車身一半長度的長車頭,加上這樣的大立面可以加強power感,這也是延續了上百年來的賽車風格。
但長車頭意味著車室空間的浪費,現在除了純種跑車會這樣設計之外已經極少看到長車頭了,如此一來挺立的大立面就面臨到了虎頭蛇尾、類似舞獅的不協調感 - 這也是大立面難以交代的地方。

受限於品牌車型的調性,Focus加強了下巴部位的面積;F800有SL車系的帶領,可以堂而皇之地使用正立的水箱護罩。值得注意的是Focus強調了下巴加強肋的立體感,可以”工業化”地強化機械感,這種協調中帶出的不協調感正是Ford喜歡出現的一種怪怪氛圍。對於F800,它比Benz先前所出現過的各種概念車更具有存在感,彷彿立馬就能開走一般,也讓人絲毫感覺不出來有任何地方有製造上的難度,Benz經歷了整個90年代的難堪,再經歷了10年的苦戰,在設計界慢慢地又重回了世界的中心,這已經跳脫了以往用機械工藝帶領工業設計打響名號,而是用工業設計來塑造口碑的時代來臨。
autoneuvo20x20

2010年3月23日

Jelly的挫敗 - 老調重彈Ford Taurus

最近看到幾家車廠不約而同(還不都是為了車展~)推出了一堆新車,創新的是有啦~~但多著墨在車身線條的表現上,不像前幾年,全部都在炫耀車用電子的配備,像倒車攝影機、Eagle View、HUD、能裝LED的也都亂裝一通…結果沒一陣子市面上所有的車子都有這些玩意了,總算這些梗都被破了,也算是大快人心。


怎麼說呢?如果汽車外型設計這麼簡單,那設計娃娃車的怎麼不去設計汽車?不都是車嘛?不過話說回來,業界也是有很多設計師對於車系的延續感沒那麼強烈(或說包袱不重吧~~),同款車前後代居然看不出個所以然,這對於車廠一直強調的DNA其實是很傷的~~先前最有名的例子就是:

image

將將~~機器戰警(RoboCop)的座駕Ford Taurus是也~~(如果不知道RoboCop,請看這裡),劇中主角墨菲開著這部Taurus SHO橫掃天下,那股帥勁直接讓220hp的SHO霎時成為80年代Ford的傳奇,當年由貂族汽車少量引進的手排SHO更是高速公路上的不朽傳說,直至前幾年還有長不大的Mondeo ST220少年飆仔不識此名機,被海放還不知道是被阿公給宰了~~
但是,當年很威猛的Taurus車系不知道是為了要沖淡它的陽剛味還是總裁頭殼進了水,號稱第一款由女性操刀(我對女性沒有偏見)的新一代Taurus (3rd Generation)就這樣出現了:

image

~~~完全的無言~~

當年它甚至贏得了Jelly的稱號,讓人有坐在果凍的感覺 - 這款的SHO甚至有235hp,比它的爹地還大了15hp耶~~


但,ST220如果在路上與其被阿公痛宰應該也比被這阿媽凌遲來得痛快呀~~

這部3rd Generation Taurus上市後銷量慘淡,只在新車蜜月期的97年有賣到9000輛/年的紀錄,真是難看 - 不論銷售或外觀都是。

這只是一個小小的例子,說明了80與90年代有很多車廠在摸索了很多路子後,確定了DNA的路線,這也造成了現在我們看到車廠幾乎都「為賦新詞強說愁」地把旗下所有車型都長成了同一種模樣,但為了更強烈的品牌塑造犧牲了設計的創意,我覺得不是好事 - 即使我們看到了Jelly的挫敗,但也少了思索實驗性的內在。
autoneuvo20x20

2010年2月23日

Toyota怎麼了?


隨著腳踏墊卡住油門、煞車失靈、方向機召回等事件一一爆發,看著Toyota現在成了條落水狗,出問題的正是從前我所關照的售後服務體系業務,雖然前幾年已感到這是遲早會發生的事,但短短不過數年的時間這野火延燒之廣之速真是令人瞠目結舌,網路時代果然一切都是十倍速~~

2010年2月21日

Think+?! - Luxgen該是智慧車還是雲端車?

nc-20090106-100169 9592_1050_5

自從寫到了Luxgen之後,受到的批評就變多了~~可能是以往寫的沒人看,而現在寫了Luxgen,剛巧網路上查的人又多,看到這種有別於網路上那一堆的溢美之辭,難免在刺眼之際就順便回到我的回應來,吐我一下~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