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有個新聞:
「和泰汽車總經理蘇純興日前宣佈,將明年訂為「綠能車元年」,將擴大引進豐田(TOYOTA)的油電混合(Hybrid)車,以及電動車。首台全電動車RAV4 EV明年將在台灣上市。」
原本想想似乎只是個要擴大營運的老梗,但這段日子以來我反覆思索這件事情的影響(以至於現在看來都變老梗了),2012年將不僅僅是有多達6款的Hybrid車種投放在市場上,更有RAV4 EV上市。經過這麼多年,Toyota的Hybrid戰線擴大已經是想當然爾的事,但是自從熱血中年的豐田章男接下豐田執行長的棒子後,整個新車推動進程就加快了,尤其他只不過接任半年就得在美國聽證會上流下那恥辱的眼淚,前任執行長渡邊捷昭雖然短暫地讓Toyota登上了世界第一大車廠的位子,但留下的自大擺爛的攤子讓豐田章男很不以為然,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宣布要開發AE86的後繼車FT86 - 這果然是賽車手出身的CEO才有的氣魄。

回頭看看台灣,和泰汽車的老董蘇燕輝雖然已經卸任,但他的兒子蘇純興在引入Lexus時就已經展現了他的能力,後來雖然在總經理張重彥的旗下幹個副總,但任誰也知道這副總遲早要升上去的,張重彥雖然堪稱是行銷幹才,但人家要超車你還是得要讓路,於是乎2010年蘇純興就當上了總經理,上台後先把Toyota召回事件處理好,再來就是配合豐田總社的開發時程,引入6款Hybrid,再加一部EV。這種積極的態度,果然有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氣魄 - 雖然市場占有率比起張重彥時期掉了一些下來。
從日本、從台灣,Toyota的腳步加速說明了一件很重要的事 - 全電動車市場已經到來。
以日本人的習性,特殊技術的導入一定是「專車專用」,如同Hybrid專用車Prius;如同Nissan全電動車Leaf,這跟市場行銷策略有關,所謂的「專車專用」就是要讓人在第一時間一看到就知道這玩意不同凡響,要獲得注意,然後再由週邊人員/營銷/市調體系去匯整外部情報,瞭解一般人對於這東西的意見 - 不僅僅是車主而已,這對於市場的鋪排動作有關鍵的作用。
Toyota直接跳過「專車專用」的時代,直接跳出來用RAV4的版型直上EV,除了節省成本增強價格競爭力外,佈建可以裝更多電池的RV車型上意味著EV最為人詬病的續航力問題就直接「以空間換距離」了,另外也不尋常地完全不透露Leaf最特別的高壓充電站的建置,這有可能Toyota將採用尋常的充電系統以減少EV車佈建的最大障礙。凡此種種都說明了Toyota此番推出EV車型勢在必得的決心超乎尋常,動作之大不是渡邊時代所能及。
另一方面,在台灣滿手品牌的嚴董為了Luxgen的成功卡位,有意無意地將旗下品牌的同級車全都不引進、停產或賣得很不積極,如Nissan Q-RV、Mitsubishi Savrin、Mitsubishi Delica D:5、Opel Zafira…,造成了市場上消費者是在沒車可選的情況下只能從Toyota Previa跟Luxgen MPV擇一的後果。當然嚴董這招成功地讓Luxgen SUV/MPV成功地站穩了腳步,但是其中最重要的Luxgen EV - 嚴董話也喊了、公關也作了,但是就是遲遲無法上市,這讓Luxgen原本打的如意算盤停擺了下來,現在眼睜睜地看到Toyota RAV4 EV即將大舉壓境,自己的Luxgen EV卻還躺在廠內,距離2012年底只剩整整一年,納智傑現在看來似乎是在全力衝刺Luxgen GP中型房車的上市,EV這塊大餅就看嚴董來不來得及吃到了。
如同日系車以Hybrid戰線攻下歐洲人雄峙100年的內燃機車的地位,Luxgen原本的如意算盤就是要先搶得EV市場的先機,以大家起跑點都差不多的電動車佔下市場,加上中國市場的優惠以及其在台灣幾十年來的特殊地位,原本是雄心勃勃地佈一個局,初期用台灣的量衝出基本盤,再來就看EV市場決勝負了。如今EV市場即將起飛,原本喊得震天價響的Luxgen EV卻仍然猶抱琵琶半遮面,怎不令人心焦呢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